教育资讯

位置 : 首页 > 详情

这所学校进行的“五五”心育模式,让学生浸润于“心晴”文化之中

浏览次数:2 时间:2021-07-05 来源:微信公众号-校长会
Image

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00年,心理辅导中心正式组建于2003年。多年来,长治一中依托发展心理学原理,结合500多例学生个体咨询案例,并根据实际教学安排,逐渐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五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长治一中“五个一”工程心育内容以及多元整合五大心育板块。


1

以生为本 着眼发展

创建“五个一” 工程心育体系


长治一中依托厚实的心理学理论,凭借教育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应高中生心理成长的辅导流程。这一流程包括“一次中考爱心辅导”“一次新生适应讲座”“一月一主题活动”“一月一活动口号”“一月一总结评比”。




01
一次中考爱心辅导




每逢中考临近,学校心理教师会深入到各初中学校,为初三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他们精心设计了既轻松,又有启发意义的心理活动课,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们解忧加油,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受到了校方、考生以及家长的热烈欢迎。




02
一次新生适应讲座




升入高中,学生首先要学会适应新环境,为此,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设计了《新生学校适应系列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高中生涯并学会调适,如怎样进行初高中的学习衔接、如何与新同学建立人际关系等。这些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充满关爱和切实有效的辅导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03
一月一主题活动、活动口号、总结评比




针对每个年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心理辅导中心每月设计推行一个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每个活动有一个口号,每月活动后进行一次总结评比。


以高一学年心理成长主题活动为例。因为高一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是适应性问题,因此学校按月开设了:


“走入我们的大家庭”活动,口号是“我用真诚温暖你”,形式是心理主题班会课;


“我的班级角”活动,口号是“摆正我的位置,贡献我的力量”,形式是“盲人方阵”主题班会;


“挑战新生活”活动,口号是“我的生活我做主”,形式是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心理信件;


“爸爸妈妈伴我成长”活动,口号是“爱让我们有勇气”,形式是家长开放日;


“做诚信一中人”活动,口号是“真才实学, 做诚信一中人”,形式是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班级宣誓、学生倡议书、课题研究等进行诚信教育;


“我的精彩人生”活动,口号是“让每一步都踏实走过”,形式是生涯规划;


“做会思考的学生”活动,口号是“我动脑,我快乐”,形式是组织优秀学生进行学法交流会;


“做会考试的学生”活动,口号是“我能行, 轻装上阵一定赢”,形式是心理讲座、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心理报纸。


Image


2

拓宽渠道 多元渗透

整合五大板块心育途径


学校坚持个别辅导与全体教育相结合,心理发展与问题矫治相结合,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整合出五大版块十四个项目的教育内容,构建出一套以关注生命为本, 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为主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01
面向全体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01
开设校本选修课程,扩大心理教育普及性


《智慧心语》是 2006 年编写的颇具学校特色的心育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校本教材。班主任每周利用班会时间讲授,对学生进行品德、心理和养成诸方面的系统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又开设了《高中生心理辅导》选修课。


02
开发心理主题班会,提高心理教育实效性


心理主题班会模式是:各班根据实际需要预约心理班会。班主任或班干部提前一周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给心理老师,心理老师据此进行班会策划,包括确立班会主题、设计活动方案、选取活动地点及购买活动用品。授课环节包括情境导入、师生互动、体验交流和感悟升华,辅导技术有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表演和拓展训练等。


03
举办心理专题讲座,保持心理教育常规性


学校定期为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开办心理讲座。其中,面向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讲座有《学生的性格分类》《社会心理学与校园教育》等;面向学生的讲座有《高一新生如何适应高中生活》《积极调整考前心态》等;面向家长的讲座有《与孩子沟通的艺术》《家庭中的人格教育》等。


04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教育针对性


学校为每届高一新生建立了电子心理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成长履历、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等,为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05
优化教师心理素质,践行心理教育人文性


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阳光的、积极的、愉悦的活动空间,注重收集教师心理状况方面的信息,分析教师压力变动状况,向教师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心理保健与减压的方法,消除或削弱对教师的心理产生负面作用的各种因素,为教师发展创造人文环境。


Image




02
针对个体加强心理咨询辅导




01
开展个体心理咨询,移除学生成长障碍


学校全天候开放心理咨询室,实行咨询预约制,学生还可根据需要预约后续咨询。辅导完两周后,心理老师将进行效果回访。经过多年的咨询积累,学校总结出十五类学生常见问题,集中涵盖了十八个生活问题以及十三个学业问题。


02
科学利用心理测量,确保心理诊断效度


随着心理咨询室的扩建,心理课专用教室的筹备,发泄室的增设以及前沿心理器材的购置,长治一中心理教育已稳步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正轨。目前学校共设立了四个心理活动区域,分别是“心理剧场”“心理沙盘兼心理测量区”“心理宣泄区”以及“心理放松区”。


Image




03
着眼环境加强心理文化熏陶




01
创办校园心理刊物,提供心理保健参考


2007年9月,学校创办了心理辅导类报纸《晴心园》。在内容的选取上,采用真实的案例。它的开办基于四个宗旨:解读高中生常见的心理、行为,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揭示高中生的内心世界,便于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理解;广泛征集教师的教育心得,进一步促进学校对教育理论的探讨;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02
开通校园心理广播,架设师生沟通心桥


在校园广播中开设了专题心理栏目《心理直通车》,定时向学生宣传日常心理保健常识。此外,心理老师还做客广播站,以对话采访的形式现场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


03
设置学生心理信箱,解答学生心灵困惑


在教学楼东西两侧,设置了两个“心晴小屋”信箱,学生可以随时投递,以通信的方式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心理老师以“心晴姐姐”的身份及时回复学生来信。


04
开展心理户外活动,增强师生心灵互助


学校定期开展健康日活动,以“我爱我”为主旨,以提高学生自我关爱意识、塑造健康心灵为目的,同时倡导校园和谐,人际互助关怀。


05
开发心理健康文化,营造人文心灵家园


通过丰富的文化载体,心理咨询室徽章“心情驿站”,心理咨询室专用书签“四季心情”,爱心激励卡片、心理信箱“心晴小屋”、回复学生来信的专用信笺,以及心理类校园刊物《晴心园》,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文化——“心晴文化”,倡导广大师生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以达到“心境晴朗,海阔天空”的心理状态。


Image




04
发动师生加强心理课题研究




01
进行心理科学研究,提升心育专业素养


多年来,心理教师共撰写心理咨询案例600多篇,活动设计40余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5篇。其中,《中学生个性挫折的反思》等论文获奖并发表;由学校心理教师编写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初二分册)》获得2007 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百部(篇) 工程”三等奖;2008年学校承担并完成了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高中生考试作弊心理研究》。


02
指导学生主题研究,体验心灵自主成长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很多学生选择心理健康类的研究课题。课题小组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消费心理研究、人际交往研究、亲子沟通研究、体态语在高中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等课题的研究。


整个研究学习过程,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心理训练的机会。




05
拓展渠道,加强心理教育渗透




2007年以来,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大课间心理拓展活动”,拓展项目包括袋鼠跳、定向越野、走平衡木、同舟共济、蒙眼投篮、信任背摔、竹竿舞等;每年的冬季春季运动会也会设置心理拓展性质的竞赛项目。


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户外活动,帮助学生在看、听、行体验的基础上,提高了心理素质。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善于利用积极的暗示和师生沟通技巧,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五·四”期间,学校团委还举办了“青春杯主题班会大赛”,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与人合作的机会,更强化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感。


长治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横向上看,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有一套科学的辅导内容,有一个丰富的实施途径;从纵向上看,心理辅导贯穿学生高中生活始终,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Image



本文章中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

电话:18170051578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08:30 - 17:00

Copyright © 2015-2021 Jtyhj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701227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190号 江西多宝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赣ICP备17012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