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暑假,孩子们往往开始“放飞自我”: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疯狂看电视、打游戏,养成不少坏习惯。很多家长反映,放假期间,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爸爸,我想玩手机。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假期嘛,就该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或者觉得,孩子专注于玩手机的时候,不吵不闹,对自己来说可是一件“好事”。殊不知,沉迷其中的孩子,正在一点点靠近万劫不复的深渊……
暑假,一半孩子正在被悄悄“杀死”
上周末,我去姐姐家做客。进门时,上二年级的小外甥正坐在沙发上,头埋得低低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机。只见他的手指不断地在屏幕上滑动,还不时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声。那些视频,时间短、节奏快、内容俗,能刺激人的感官,让人很轻易地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不自觉地一直看下去。家长群里的一位妈妈说过:“玩手机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垃圾快乐。”
什么是垃圾快乐?
就是能让人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
一旦孩子尝到了垃圾快乐的甜头,就很容易上瘾,沉迷其中,越陷越深。最后他会对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了,彻底沦为碎片化娱乐的俘虏。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涵盖了1.1万名儿童的研究显示,每天看屏幕超过两个小时的儿童,在思维和语言测试中获得的分数较低。更令人不安的是,部分长时间看屏幕的孩子的大脑甚至出现了变化,他们的大脑皮层过早地变薄了。大脑皮层变薄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在生活里难以保持持续的注意力,失去了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手机游戏、搞笑段子、明星八卦……这些垃圾快乐,就像精神鸦片,正在悄悄“杀死”你的孩子。有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只做观众,还自己开通账号拍起来了。打开各大短视频平台,你会发现,镜头前表演着舞蹈、器乐、做饭、剪发、化妆的孩子,比比皆是。舞姿妖娆的小女孩,穿衣风格与言行都与她的年龄格格不入;
还有小小年纪学美妆博主化妆的。
一个小学女生说:“我喜欢看美妆视频,化妆前又黑又丑,化完就大眼睛、白皮肤、红嘴唇,特别好看!我妈不让我化妆,我有时候偷偷化,也考虑自己做美妆博主,成为一个有好多粉丝的成功网红,赚好多钱。”之前甚至有小女孩,为了博眼球,对着屏幕痛哭流涕地说:“今天妈妈火化了,给我一万个赞可以吗?”令人瞠目结舌。
在网红文化盛行的当下,一些孩子已经在讨赞、关注、攀比、名利里,慢慢迷失了自我。垃圾快乐,它们不仅侵蚀着孩子的大脑;更致命的是,它们还逐渐“杀死”孩子的勤奋、自律,“杀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别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享乐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有人在低级的消遣里随波逐流;也有人,清醒地与喧嚣浮躁隔绝,坚定地向目标迈进,过上想要的人生。前段时间高考结束,许多学霸又重新被人们议论起来。
单小龙,18岁,宁夏西吉县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患病多年,父亲和哥哥在外打工。他是全家人的希望,在高考中以676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这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他也是家乡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单小龙正在外面打工。
而且就这部手机,也是父亲用了三年后送给他的,这也是他和在外打工父亲联系的唯一纽带。虽然别的同学用的都是智能手机,可单小龙知道,自己不能去攀比。自己应该去跟同学比的,只能是学习。因为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学习,别无他途。
后来,单小龙发出了开通微信后的第一条朋友圈,是家乡的美景,接着“到北京了”“去学校了”……他已经获得了梦想的通行证。有人看了他的故事,可能会觉得,好苦啊,有必要吗?
有必要。因为努力的人生是苦一阵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辈子。现在很多孩子,有着优渥的条件,却贪图一时的安逸,沉溺于垃圾快乐。在日复一日的懈怠里,早就涣散了精神,松懈了斗志,消磨了意志。踏入社会以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最后一辈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读书,当然是很苦的。但是,你吃不了读书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那些你曾经在学习上偷过的懒,在未来都会以另外的方式,千百倍地回赠给你。也许你会说:“哪有你们说的这么严重,北大毕业生不也去卖猪肉了吗?”“现在有些网红月入百万,高考改变命运这件事,是你们那个时代的事情,早就过时了!”
本文章中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