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起因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在疫情期间,有人聚集补课,接到举报,社区办事人员前去制止,结果就发生了后来网上热传的视频。视频中,办事人员“踹门”而入,然后“掐着”一位男子的“脖子”,在学生众目睽睽之下,把“老师”“押到”了隔壁教室。
视频流传出来后,人们对于社区办事人员的“暴力执法”很不满意,并且还是当着那么多孩子的面上,给孩子们心灵上造成了一定伤害,或者会留下终身的心理阴影。8月8日,含山县针对此事件的后续处理意见,专门发了通报,网友们对于处理意见纷纷点赞。
首先一点,社区办事人员,他们不是执法部门,他们没有执法的权利,他们只是配合当地办事人员,如何办好上级交代的任务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吧。含山县距离南京不远,在此种情况下,任何人不得聚集,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
据传,这个补习班被举报就是那些孩子没有上补习班的家长举报的。我家的不能上,那么大家就都别上。接到举报后,8月5日上午10时,社区工作人员就曾到达学校责令关停补课班,负责的老师当场承诺关闭。可是下午就又有人举报,补习班依然在上课,于是社区人员就再次上门,可是此次门却被反锁,多次敲门未开,于是办事人员就踹门进入,然后发生了大家熟知的一幕。现在视频中“掐脖”老师的办事人员给予了党内警告处分,另一个因为没有佩戴口罩,给予了诫勉谈话的处分。
对于补习班的老师,其实准确地讲,他根本就不该称呼为老师,称呼为“教培人员”,更为合适。他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有办学许可证。所以他开办线下培训班属于违法经营,他还涉嫌虚假宣传招生,最叫人不能忍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在密闭的空间里聚集学生补习,学生大多没有戴口罩,也没有其他的防护措施。对于他的种种行为,目前当地已经立案处理了。针对此事件,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先说说对于社区办事人员的看法吧
社区的办事人员,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你们并不是执法人员,你面对的也不是穷凶极恶的不法分子,办班的老师是有错在先,就算他是违法了,可是制裁他的自有法律,而不是你这些所谓的办事人员。就算是执法人员,面对坏人,只要对方举手投降,不作出反抗,也没有必要对对方进行暴力执法。更何况你只是社区的办事人员呢。
不要觉得自己被赋予了一定权利,就盛气凌人,也许你们敲门对方没有开,那个时候你觉得特别生气,于是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本来占礼者,因为对“犯错者”做出了“掐脖”这样辣眼睛的动作,反而激起了围观群众的不满。
看来就算是执法者,面对被执行的人,也是要“温情执法”,给予对方体面和尊重,其实也是给了自己体面,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其次说说教培人员
真是看不清形势,现在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有资质的教培机构都不允许给学生进行学科类补习,你一个没有任何资质的机构,为什么还要“顶风”开课呢,真是挣钱不要命。这也说明以前教培机构的质量鱼目混珠,有的吹嘘得很好,其实自己连个教师资格证都没有,一个连教师资格都没有的人,却租间教室就可以营业赚钱,可见最几年教培行业多么的红火,一定利润可观。好在国家现在有政策进行治理整顿,这对于学生和家长真是幸事一件。
接着说说家长们对于补课的认识
不管教育主管部门怎么下令禁止有偿补课,其实这个禁令,约束住了大部分的在职教师了,对于家长的约束力为零。这个暑假,在职教师因为有偿补课被处分通报的事情,各省都有,这就表明,目前在家长们的意识里,给孩子补课是必须的。大家也能理解家长们的心情,寒暑假你不去补习,那么孩子在家干嘛,哪个家长有精力时时刻刻地盯着孩子呢?不盯着那叫孩子在家干嘛,玩手机吗?宁可去补习班玩,也好过在家玩游戏吧。再说去了补习班,大家都在学习,多多少少也能学点东西吧。还有就是现在中考分流,只有50%的学生有机会进普高,其他就被分流到职高技校等学校,以目前这些学校的口碑和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没有哪个家长想把孩子送进去,所以大家都在拼。
有的家长说得很现实,我们这么努力地给孩子补课,我们并不是想把孩子送进什么清北等名校,我们只是想在初中分流的时候,不被分去职高技校罢了。其实这话道出了家长们的心酸。不是形势所逼,谁愿意又花钱,又叫孩子们辛苦呢?谁不想孩子快乐成长呢?可是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用十几年学习的苦,换以后人生的相对的甜,家长们认为值得。
说在最后的话
现在国家提倡给孩子们减负,这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好事。大家想想,如果都不补课,都是顺其自然,那么人自然也会分为三六九等。只是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高一等的行列,永远不会放弃对自己孩子的培育。
禁止了校内外的补课,其实加大了家长的负担了,那些想叫孩子更进一步的家长,要么自己努力地培养孩子,要么花费重金找私教老师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只要家长有这个经济实力,想挡住这些家长对于孩子的培育有点困难。
挡住的是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吧,他们果真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天分,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吧。大家觉得呢,你怎么看待禁止一切的学科补习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本文章中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