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理清诗歌的抒情脉络,感受字里行间诗人的情感及其变化。赏析诗歌语言,深入体会意象与情感的关系。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爱与赞颂。感受诗歌中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课程目标01020304名字由来郭沫若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取了“沫若”这个笔名。“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沫水,古水名,即今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沫水”“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
文件部分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