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23年本科新生大数据陆续曝光!
小编整理了清华、北大两校2023年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保送生等部分特殊招生途径录取数据如下:
今年,清华、北大两校强基计划共录取1788余人,在内地招生占比超25%,而包括专项计划、保送生等在内的特殊招生占比超过50%!
除此之外,清华、北大新生大数据还有哪些看点?一起来看看吧!
清华大学
2023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800余人。其中,内地学生35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000多所中学;港澳台学生70余人;国际学生140余人,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
新生男女比例略超过2∶1。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约10%,包括白族、布依族、藏族、朝鲜族、傣族、侗族、仡佬族、黎族等26个少数民族。
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8年8月27日,该生通过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计划被录取至求真书院。
今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以书院制培养、理工双学士学位等方式,吸引了1.5万余人报名,最终共录取898人,招生占比为25.66%,招生人数仅次于高考统招!
2013年6月5日成立的秀钟书院,共录取68名优秀学生。
学科奥赛保送方面,在五大基础学科中,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学4个方向的国家集训队,均有过半学生选择清华,经过集训队选拔后,2023年代表中国出征全球学科竞赛的23名队员中,有12名队员被保送至清华大学,6名数学国家队队员中有5名被保送清华。
北京大学
根据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发布的消息,2023年,北京大学共录取4483名本科新生,其中校本部录取本科新生3088人(包括内地普通本科生3018人、港澳台学生70人),来自海外49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362人,以及软件工程二学位学生101人。
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录取人数约890人,招生占比为29.49%,招生人数仅次于高考统招!
如何规划清北升学之路?
纵观清北两校2023年本科新生数据统计,小编发现:高考统招早已不是进入清北的唯一途径,特殊招生占比已过半,尤其是强基计划招生人数仅次于统招人数。
那么,目标清北的低年级考生、家长应如何规划清北升学之路呢?
1、综合成绩是王道,提升高考分数
无论是走高考统招,还是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特殊招生,高考成绩永远是清北升学的核心所在,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否入围/被录取。
以强基计划为例,非破格生凭高考成绩入围强基,且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比85%。(斩获NOI银牌的考生,可获得破格入围资格,但最后录取仍看高考成绩是否过线/达标!)
此外,清北数学英才班通过考核后,也要求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才能被录取。目标清北的考生,在走特殊招生升学途径时,必须重视提升高考成绩。
2、发展竞赛特长,冲击竞赛奖项
在清北升学中,学科竞赛奖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入选五大学科竞赛国家集训队,直接获得清北保送资格;
(2)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以上奖项,有机会破格入围清北强基计划;此外,清北强基校测通常达到竞赛水平,拥有竞赛基础在清北校测中非常占据优势;
(3)报考清北少年班项目,一般要求考生拥有相应竞赛奖项,或有一定的学科特长或潜质。
整体来看,清北等顶尖高校选拔人才标准始终围绕综合素质优秀、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学科特长方向。因此,走综合成绩+学科竞赛双路径升学模式,既可以拓宽名校升学通道,又可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招生政策变化。
3、重视与高校提前接触的机会
此外,目标清北等顶尖高校特殊招生的低年级考生,还需重视提前接触高校的机会,积极参加清北组织的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等活动。从往年情况看,在夏、秋、冬令营中表现优异,对清北强基等特殊招生有一定积极作用。
温馨提示:获得清北营最优约的学生,高考进入强基计划招生时,会被院系推荐至招生办,获得校测最优。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