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不仅是考生家长了解学校的一扇窗口,还是高考生在择校时的重要参考。
以下是清华、北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等近20所985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关数据,目标985的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说明:以下数据来源于各大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未公布的高校不在统计之内),本文将从就业去向、就业行业、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四个方面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各大985高校就业情况,帮助大家合理择校。
PART 01北京大学
2022年,北京大学全体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12035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17%。
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合计979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981人,硕士毕业生5017人,博士毕业生1800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7.38%,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18.32%,出国出境升学比例为8.42%,就业比例为70.64%。
北京大学校本部2022年本科毕业生2981人,其中国内升学1613人,出国出境升学602人,本科升学率74.3%,就业人数614人,占比20.6%,未就业人数152人,其中111人拟深造,还有41人暂未落实就业。
2022年,北京大学校本部共有5281名非定向毕业生通过签约就业及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02就业行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主要 在信息传输、教育、公共管理、金融等行业就业,占本科生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72.74%。
在所有毕业生就业省份中,赴北京、广东、上海就业的人数居前三位。
本科生就业地点: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九校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02毕业生去向
清华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2546人选择升学,占比79.6%,其中2098人国内升学,占比65.6%,448人选择出国(境),占比14.0%。
本科毕业生中,共有552人选择就业,占比17.3%,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的共有299人,占比9.4%,灵活就业的共有253人,占比7.9%,自主创业的共有3人,占比0.1%。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PART 03
北京理工大学
01毕业去向
北京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人数8699人,全员毕业去向落实率95.02%。
北京理工大学2022届本科生3678人,本科毕业生整体深造率66.12%,国内深造率55.85%,出国(境)深造率10.28%,1924人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继续攻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02毕业生去向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就业的主要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9.81%)、教育(24.36%)、制造业 (18.74%)。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民营企业 (35.78%)、国有企业(28.45%)、高等教育单位(23.17%)。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从 2022 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北京(61.06%)、上海(7.66%)和广东(4.98%)。本科毕业生在北京就业比例达到 52.98%,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为14.48%。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为九校联盟成员。
02毕业生去向
上海交通大学2022届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61%,其中,国内深造比例为23.4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7.75%,签约就业比例为62.60%。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2022 届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5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62 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988 人)、制造业(597 人)、金融业(519 人)、教育(497 人)。
2022 届毕业生签约就业单位以各类企业(包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占签约就业人数的75.13%;其中,国有企业就业占比23.64%,事业单位占比18.55%;党政机关占比6.16%。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2022届签约就业毕业生4874人,其中选择留沪工作人数为3205人,占比65.76%;除上海市以外,选择到东部其他地区工作的毕业生有1187人,占比24.35%;选择到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就业人数为482人,占比9.89%。
同济大学
0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同济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数为 11141 人。其中,全日制毕业生 8653 人,非全日制毕业生 2488 人;本科生4371人,硕士生 5877人,博士生 893人。
截止 2022 年 11 月 22 日,同济大学2022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6.05%。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4371人,毕业去向落实率91.67%。
同济大学2022届本科生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9.84%)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8.63%) 、教育行业(8.57%) 的就业人数位列前三。
2022 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以企业性质(国有企业、其他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占比达 66.78%。其中,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其他企业就业的人数最多。
2022 届毕业生中,共有 2789 人赴境内外深造,整体深造率为 32.23%。其中2145 人在境内深造,644 人出国(境) 深造。本科生中,1978 人在境内深造555 人出国(境) 深造,本科毕业生的深造率为 57.95%。
华东师范大学
01院校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
02毕业生去向
2022届本科毕业生(非公费师范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均衡,教育-学历类(25.19%)、信息技术(24.44%)、金融(9.17%)、商务服务(7.43%)、公共管理(6.28%)等各占一定比例。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南开大学
01毕业生基本情况
南开大学2022 届毕业生共计 8022 人。其中男女比例1:1.36,天津生源14.76%。
本科生4026人(50.19%)、硕士生3216人(40.09%)、博士生780人(9.72%)
男生3397人(42.35%)、女生4625人(57.65%)
截止到 2022 年12 月1日,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3.49%,其中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4.98%。
03深造情况1、国内升学
有 2116 人选择境内升学,其中本科生 1791 人,占本科生毕业人数的 44.49%;2022 届毕业生选择境内升学的 2116 人中,有 2056 人升学到 59 所双一流大学,占境内升学总人数的97.16%。
2022 届毕业生境内升学流向集中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具体情况见下表:
2、出国出境留学
有 532 人选择境外升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6.63%。其中本科毕业生 487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12.10%;
主要留学目的地是美国(145 人),其次为英国(91 人)、新加坡(60 人)、日本(19 人)、澳大利亚(9 人)、德国(9 人)、荷兰(9 人)。
2022 届毕业生中共有 416 人赴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境外高校深造,占境 外升学总人数的 78.20%。其中,本科生 388 人(93.27%),硕士研究生 28 人(6.73%)。
04签约就业工作情况1、就业单位
2、就业行业
3、就业地点
2022 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为天津市、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有 2241 人赴京津冀地区就业,1260 人赴一带一路所涉及的省区市就业、1022 人赴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所涉及的省区市就业、406 人赴粤港澳大湾相关地区所涉及的省区市就业、286 人赴中部地区就业、417 人赴西部地区就业。
4、重点单位签约情况
2022 届毕业生中有 651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主要就业单位如下:
厦门大学
01毕业生基本情况
厦门大学 2022 届毕业生(不包含港澳台侨、外籍、马来西亚分校和在职委培生)共计 9615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466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48.5%;
厦门大学2022届9615名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4.5%。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1.1%,本科生毕业去向以升学为主,约占比为 51.0%;实际去向为就业入职的本科毕业生占比约为40.1%。
2022年毕业生出国出境人数为55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7%。其中本科毕业生出国出境475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10.2%。
2022 届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到企业(包括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其中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到其他企业就业比例最高,分别为 40.0%、32.8%,博士毕业生到高等教育单位就业比例最高(61.3%)。
2022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厦门、深圳、福建(不含厦门)、浙江、上海等省市,这与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源结构等有密切关系。其中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4724人,比例为 83.7%,到中部就业人数 442 人,比例为7.8%,到西部就业人数473人,比例为 8.4%。
根据毕业生签约情况统计,2022 届毕业生签约集中用人单位如下:
华南理工大学
01院校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工”,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02毕业生去向
截至2022 年12月10日,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43%,从具体去向构成来看,本科毕业生去向较为多元,去向构成以“协议和合同就业”(36.90%)和“升学”(43.83%)为主。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职业主要为工程技术人员(31.28%)、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0.70%)。
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以企业单位为主。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南京大学
01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南京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计956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157人。
南京大学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7.84%,境内升学的毕业生中97.71%赴“双一流”高校深造,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70%被QS排名前100的高校录取。
南京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落实率96.77%,本科升学率65.5%,其中境内升学53.34%,境外深造12.16%。
南京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68.8%的在华东地区,10.58%在华南地区。
2022届毕业生就业最集中的十大城市有南京、上海、北京、杭州、深圳苏州、无锡、广州、常州、盐城。
东南大学
01院校简介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强基计划”。
02毕业生去向
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国内升学占比50.54%;选择协议就业占比23.15%;选择出国(境)占比10.09%;灵活就业、待就业、自由职业等占比较少。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2022届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5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23.9%;制造业,占比14.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10.7%;教育,占比9.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8.7%。
2022届毕业生签约就业单位以各类企业(包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占签约就业人数的75.63%;其中,国有企业就业占比26.43%,事业单位占比9.44%;党政机关占比6.59%。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西安交通大学
01院校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西安交大”,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强基计划”,是九校联盟(C9)成员 ,中国三所开设少年班高校之一。
02毕业生去向
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国内升学占比58.07%;选择就业占比32.96%;选择出国出境留学占比6.99%。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本科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是教育及文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前三个行业就业人数占66.46%。
本科生就业以企业为主,到企业就业的比例达87.52%;到教育单位就业的比例为5.94%;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为4.38%。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2022届毕业生从重点区域分布上看,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就业的人数比例为17.78%,到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的人数比例为8.46%,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就业的人数比例为9.94%。从经济区域分布上看,到中西部就业的人数比例为59.52%。其中本科为66.33 %。
PART 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1院校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强基计划”。
02毕业生去向
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以研究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出国(境)为主。中有2380人继续深造,其中国内攻读研究生2219人,第二学士学位8人,出国(境) 深造153人,升学比例46.81%。
2219名国内升学毕业生中,有2130人被“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录取,占升学总人数的95.99%。
近一半升学毕业生选择本校升学,其次录取人数最多的为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录取人数较多的高校基本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广泛,但从毕业生学科门类来看,毕业生基本都在本行业内就业。农学类毕业生主要在“农、林、牧、渔业”行业就业;工学类毕业生主要在“制造业”行业就业;管理学类毕业生主要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就业。
2022届毕业生就业分布在20个行业,服务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涉农行业,助力“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毕业生比例达到75.61%。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为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42.66%的毕业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区就业;10.38% 的毕业生在京津冀地区就业;33.81%的毕业生在长江经济带地区就业;20.88%的毕业生在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城市群就业;10.20%的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浙江大学
01院校简介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其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
02毕业生去向
具体来看,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有50.81%就业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教育”行业。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01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重点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02毕业生去向
2022 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4.1%。各学历层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本科 91.9%,硕士 94.8%,博士 95.7%。把毕业去向按升学、就业和待定三大类进行统计。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保持高位,2022 届共有 1380 人赴国内外高 校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 74.6%。其中,国内升学共 1105 人,占比 59.7%, 出国(境)留学共 275 人,占比 14.9%。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东北大学
01院校简介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级科教类项目“强基计划等。
02毕业生去向
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总体为91.5%。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47.6%,其中境内升学占42.0%,出国(境)留学占5.6%。研究生升学比例为8.2%,其中境内升学占7.7%,留学占0.5%。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 公共管理、教育、金融、电力供应和建筑等行业,占总体的92.0%。其中,毕业生去往制造业、信息传输领域就业比例较高,分别占31.5%和20.0%。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总体的71.8%。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吉林大学
01院校简介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02毕业生去向
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计10184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69%,毕业生以升学、协议和合同就业为主,其中升学率为43.38%,协议和合同就业率为17.12%。
2022届本科毕业生4418人,国内升学率为43.38%,升学院校主要包括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03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在达成签约的毕业生中,74.48%的毕业生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
从签约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比60.21%;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比39.04%。
04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在达成签约的毕业生中,32.05%的毕业生选择在东北地区就业,27.85%的毕业生选择在华东地区就业,14.78%的毕业生选择在华北地区就业。
本文章中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