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有哪些优势?
1、报名限制条件少
与其他特殊招生方式相比,强基计划报名基本没有限制,大部分高校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超过特招线/本科线就可以报名,这就给了考生更多机会参与竞争。
2、增加名校录取机会
强基计划的试点院校都是985重点高校,院校层次高,且报强基与高考统招不冲突。
在高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于目标985名校的考生来说,这是增加了一条上名校的途径,即使考生没有通过强基计划考试,也不影响后续高考统招各批次录取。
3、是降分上岸名校的机会
强基计划报考热度高的一大原因就是分数上的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分析近几年高校强基计划分数线,一般会比统招线低5-35分不等。因此是很多考生低分逆袭上名校的重要机会,需要把握住。
4、专业前景好
强基计划是国家招生选拔的重大战略,招生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以及古文字、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
随着近几年强基计划的实施,逐渐围绕基础学科拓展出众多交叉学科及关键领域的应用型专业。国家、社会、高校层面都非常重视这类前沿科技相关人才的培养。尤其2025年还新增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关注度的专业培养方向,还有药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首次加入,招生专业及培养方向都有“热门”化趋势。
5、王牌院系培养
众多高校在强基考生的培养方面投入力度非常大。如:高校会为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制定单独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
除此之外,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6、竞赛生优势明显
尽管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但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有机会破格入围,这给在某些领域有突出特长的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
另外,强基计划校测考试模式设计,对于没有达到破格的铜牌和省级奖项的考生,也能够在校测中发挥充分发挥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高考出分前校测模式的院校,报名初审通过就可以参加初试,依据笔试成绩入围复试,笔试权重增加,让成绩处于边缘线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有更多翻盘可能,整体相对利好竞赛生!
7、对非竞赛生更加公平
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按一定比例测算后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达85%以上,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的入场券,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平性。
破格入围的考生不占用普通考生的入围和录取名额,赛道完全分开,竞争上也更加公平。
8、有利高中生涯规划
强基计划招生和培养一体化,采用“本-硕-博”衔接培养,需要高中生有更清晰明确的生涯规划,这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强基计划5大挑战
1、招生人数少,竞争压力大
目前,强基计划只有39所985高校进行招生,对比全国的高考人数,强基计划的录取人数是比较少的。
此外,随着近几年强基计划热度的持续升高,众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强基计划报考的角逐中,更在无形中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考生想在最终招录中脱颖而出,竞争压力将非常发大。
2、限报一所院校,择校需谨慎
参加强基计划,只能报考1所大学,择校难度大。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强基政策,各高校招生特点,结合自身实力和特长,做出较为精准的评估。
此外,强基计划的录取在所有批次录取之前,一旦考生被强基计划录取,就不能再参与后续高考统招志愿的填报。
3、基础学科,谨慎报考
强基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虽然本科阶段有不少工科应用类专业参与且硕博向应用型专业分流,但本科阶段仍是以基础学科培养为主,对学生的学科基础、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虽然近两年有增加“热门”专业招生,但竞争力度也随之增大,因此考生如果对基础学科不感兴趣,建议谨慎报考。
4、校测难度大
众所周知,强基计划校测难度要高于高考,除考查高考课内知识外,还会考查大量的课外拓展知识、学科竞赛知识等。
这对于众多普通高考生而言,增加了校测录取的难度,需要在初、高中阶段花费一定的时间做学科素养和能力的拓展。
当然,如果在低年级已做好学科竞赛等经验积累和能力拓展,在强基报考中,将占有很大的优势。
5、破格成绩要求高
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有机会破格入围强基计划,但在录取时高考成绩仍占据绝对主导位。
此外,各高校对于竞赛破格生的选拔,都提到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才予以录取。可见成绩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今年清北两校采用“综合成绩相对值”全国排序,作为破格生强基录取标准(综合成绩相对值=破格入围考生综合成绩-所在省份对应专业组强基计划非破格入围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
高一高二高三如何准备?
强基计划是除了高考外,进入清北、华五等985名校的绝佳方式之一,不影响后续高考招生,如果有想法,一定要尽早规划!
高一阶段:强基规划最佳时间
①测:了解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专业院校、发展强劲和录取分数,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参加;
②学:做好初高中衔接,提升文化课成绩,因为高考成绩占比在强基中不低于85%;
③括:有能力、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接触竞赛,甚至是冲一冲奖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入围概率,还为后续校测打基础。
高二阶段:夯实基础,适当拔高
①调:高二调整学习态度,认真准备每次大型考试,这是清北等名校录取最为重视的方面;
②明:做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大学、专业,关注强基的培养策略是否适合自己;
③提:在完成高中学业前提下,开始扩展一些课外知识,尤其是目标专业相关的,接触竞赛题,培养学科思维。竞赛生重点冲刺奖项。
高三阶段:冲刺高考,集中报考
①研:这时候一定要确定院校专业目标,深入研究强基往年招生政策,包含报名、录取等具体情况;
②冲:以高考冲刺复习为主,竞赛生可以在有余力情况,冲刺奥赛奖项,银牌以上破格入围;
③报:时刻关注强基报考重要时间阶段,做好报考工作,高考后集中准备校测。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