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竞赛生和非竞赛生如何规划强基计划更容易上岸?

竞赛生和非竞赛生如何规划强基计划更容易上岸?

点击:1 2025-09-12 来源:

竞赛生备考策略

  在高考冲刺阶段,务必要补齐短板并确保底线,特别是语文和英语这些竞赛学生常见的薄弱科目。努力达到甚至超过往年一类考生的入围分数线,以争取更大的优势。

  针对强基计划的校测,金银牌考生可以集中精力准备面试。提炼竞赛经历中的亮点,提前准备,增强科研陈述能力,并补充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高度重视各高校的夏/冬令营活动。虽然清北2025年夏令营未举办,但金秋营/冬令营的具体安排还需关注官方的最新通知。尽管目前大多数高校尚未明确冬令营对后续招生的具体影响,但从历年情况来看,在冬令营中表现优异的考生,对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途径有深远的影响。例如,复旦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冬令营活动便具有此类潜在优势。

非竞赛生备考策略

  在强基计划的录取过程中,非竞赛生占据了大多数名额,关键在于“高考绝对分数与校测能力”的双重比拼。

  首先,高考成绩无疑是硬通货。所有非竞赛生均以第一类考生的身份报考强基计划,自2025年起,已有17所高校依据高考裸分(即达到一本线或特招线以上)筛选入围者。因此,夯实基础学科知识,全力提升高考总分至目标院校的入围线,是至关重要的。强基计划录取中,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比高达85%,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学们必须高度重视复习效果,在高三这一年全力以赴提高高考成绩。

  其次,校测备考同样不可轻视。非竞赛生虽然在强基录取中占比较大,但仅凭高考成绩还不够,还需在校测中争取加分。从近两年的高校宣传及考生反馈来看,笔试难度介于高考与竞赛之间,这意味着,仅依赖高考复习的套路是行不通的。考生需额外拓宽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可适当参加针对强基笔试的培训,以应对高难度的笔试考验。面试形式则丰富多样,注重考察相关学科的前沿研究,尤其重视综合素质材料及探究性科研能力。因此,考生不仅要扎实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密切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与时政热点,培养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建议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面试模拟,提前熟悉面试流程,以便在面试中从容应对。

  最后,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校测的“隐性加分项”,也需引起重视。非竞赛生可将自己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和实践经验融入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以此增加入围及校测的优势。例如,南开大学在2025年强基计划学校考核中,面试成绩便是结合面试表现与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评定的。

  总而言之,非竞赛生要在强基计划录取中脱颖而出,不仅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还需在校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Copyright © 2015-2021 Jtyhj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701227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190号 江西多宝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赣ICP备17012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