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元年,选拔和校测的模式对于下届考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参考。2020年高校“强基计划”已进入校测阶段,从之前征集到的强基计划的校测试题来看,强基校测的试题难度要比高考难度更大,考查的方向也更加多元化,那么校测都考了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1.《蜘蛛丝》 芥川龙之介著
【参考答案】
《蜘蛛丝》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于大正7年(1918)7月发表在铃木三重吉主编的童话杂志《红鸟》上。
该作讲述某日清晨,在极乐世界莲池附近散步的释迦牟尼看到了生前杀人放火的强盗键陀多在地狱的血池中挣扎,回想到键陀多曾经放生过一只蜘蛛,释迦牟尼便大发慈悲想给键陀多一次机会,于是将一根蛛丝投入地狱。正在苦苦挣扎的键陀多看到从天而降的蛛丝喜出望外,用尽浑身力气沿蜘蛛丝向上攀爬,希望能够逃离地狱甚至登入极乐世界。但在中途休息时发现其他罪人也源源不断地尾随其后,吃惊、愤怒的键陀多吼道:“喂,你们这些罪人,这蛛丝是我的,谁让你们爬上来的?下去,快下去!”话音刚落,蛛丝便啪的一声断开,键陀多又重新掉入地狱的血池中。
《蜘蛛丝》是一部短篇小说,但却分成“一、二、三”三章来描写,并且“极乐——地狱——极乐。这三个场面之间的转换十分巧妙、连贯,结构也十分合理。
2.《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
【参考答案】
(1)内容简介
本书由《初访美国》、《美国人的性格》等部分组成,是费孝通先生在美国读书和考察的笔记,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政治制度、文化特征、美国对世界工业文明、世界未来文化的影响。同时本书还处处拿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作对比,让人更加清楚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有利于人们对东方文明的重建和西方文明的出路的思考。
(2)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行行重行行》《人的研究在中国》等。
3.文言文 智子疑邻
(1)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参考答案】
(2)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有一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3)词语解释
1.宋:宋国。
2.富人;富裕的人。
3.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
4.坏:毁坏,损坏。
5.筑:修补。
6.盗:小偷,在这里动词活用为名词。
7.父(fǔ):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8.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9.暮:晚上。
10.而:表修饰。
11.果:果然。
12.亡:丢失。
13.家:指这家人。
14.甚:很,非常。
15.智其子:意动用法,以······为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智 认为…聪明。
16.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
(4)主要句子意思
1.不筑,必将有盗。
译文:不去修筑,一定会有小偷。
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以为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5)古今异义
例句古义今义
1.亡古意:丢失 今意:死亡
2.其邻人之父亦云古意:说 今意:常做“云朵”讲,在空中悬浮的有水滴、冰晶凝聚形成的物体
(6)多义词
一词多义
1.暮:
夜晚(暮而果大亡其财)
年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果:
果然(暮而果大亡其财)
结果(未果,寻病终)
3.亡:
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
逃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对他而且过也必经之
4.其:
其子曰(代词;代指他的)
其家甚智其子(这)
5.之:
他/她。(人称//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到)
6.而:
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
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4.赋得暮雨送李胄
赋得暮雨送李胄⑴
楚江微雨里⑵,建业暮钟时⑶。
漠漠帆来重⑷,冥冥鸟去迟⑸。
海门深不见⑹,浦树远含滋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⑻。
【参考答案】
词句注释
⑴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⑵楚江:指长江,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皆为古代楚国境。
⑶建业:今江苏南京。战国时亦楚地,与楚江为互文。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⑷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⑸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⑹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⑺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
⑻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晋张协《杂诗》:“密雨如散丝。”
白话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像江面的雨丝。
考试模式
综合素质材料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通过”三个等级。考核方式包括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面试、综合能力测试、专业志趣考察等。其中,评定为优秀的考生免笔试。
理科基础组笔试考察数学、物理、化学,通用基础组笔试考察数学、语文、历史。笔试考试时间为7月29日上午9点-12点,共3小时。数学笔试题型全部为不定项选择,共有35道题;物理为10道单选+10道不定项选择;化学为单选和不定项选择,共有18道题。部分学生反映,笔试里数学难度最大,几乎为数学一试填空题难度。
部分试题(考生回忆)
(一)面试
面试形式为阅读一篇材料,并根据材料进行5分钟演讲,并回答提问,准备时间为45分钟。
来自不同省份的多位考生都表示面试材料为《我的书院我做主》。今年清华本科招生的一大动作是新设立致理、未央、探微、行健、日新五大书院,统筹推进强基计划人才培养。一位浙江考生说,面试现场发放了书院相关的材料,写出演讲提纲再参加面试。面试中先进行5分钟的演讲,之后再回答现场提问。
考官提问:
北京十一学校一位考生的简历中写有生物竞赛获奖信息,评委还问到跟竞赛相关的问题。一位来自湖北的考生点评说,这次面试主要考查信息提炼总结、观点表达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同时考量学生对清华的关注和认同。
(二)数学
1.三角形和向量。向量关系式指向的信息是费马点。
2.和折叠相关的立体几何问题。
3.通过侧棱与底面的角度和相邻侧面的二面角分别确定同一个正四棱锥,问这两个角度之间的关系。
4.0-9的数字排列成的数被396整除的个数。
(三)物理
1.电容器与电路。
2.磁矩
(四)化学
整体难度很简单,很多都是考察定义问题,竞赛内容很少。
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校测于7月30日-31日进行。考核方式包括笔试、面试。
面试真题:高考成绩,排名(省排和校排),奥赛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读过的书及其作者的名字。
1.笔试考试模式
笔试采用机考方式进行,在各省设立考点。笔试时间为7月30日9点-12点,共3小时。
传统高考省份:Ⅰ组和医学组测试内容为数学、物理、化学,Ⅱ组测试内容为语文、历史、政治;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Ⅰ组和医学组测试内容为数学、物理,Ⅱ组测试内容为语文、历史。
物理和化学有40道题,数学有20道题,均为单选。
不少学生表示,此次北大强基校考笔试中数学难度较大,部分达到数学联赛一试的水平。高中知识的同学做题速度相较有竞赛背景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比较慢,部分同学甚至没有做完题目。
面试采用网络线上面试。
2.笔试部分试题(考生回忆)
(一)数学
1.考察整除的不定方程
2.考察圆上动点所导致的一条动直线所扫过的面积。
(二)物理
物理考查的知识点与高考有较大差异,基本以竞赛的预赛复赛知识点为主,但模型和计算的复杂度要低于复赛。
1.角动量守恒与刚体转动惯量。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双缝干涉
4.解冻大象
(这道题为竞赛专属知识,具体解答如图。)
5.道尔顿分压定律
6.干涉
7.半衰期
8.转动定律和刚体转动惯量
9.电介质电容器
10.狭义相对论
(三)化学
化学考察部分高中知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高中不涉及的,多为有机,难度达到了省赛中省二难度的要求。
1.杂化轨道形式的判断
2.离域π键的判断
3.晶胞参数的计算
4.反应动力学实验
5.锰的不同价态反应
6.有机。氮原子的碱性比较、一些结构的推断、不同环境氢的数目、反应类型、反应的中间体判断等。
测试项目包括笔试和面试,分别按照60%和40%记入南大考核成绩。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相关学科知识储备和专业发展潜力,并参考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笔试按照考生入围专业所在专业组进行,其中,
(1)专业组1笔试科目为数理探究,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2)专业组2笔试科目为化生综合,主要考查相关学科基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组3笔试科目为阅读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质。
南大考试真题
专业组1
共有六道题,总共一个半小时答题。前三道题是数学,后三道物理试题难度:比高考难,涉及到不少物理和数学竞赛的问题
专业组2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生育政策的调整
专业组3
1.给的是简体字,请用繁体字把这首诗再写一遍。
《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2.康有为逃亡的背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疾病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3.材料大意是很多国家准备制造“人造月亮”,亮度是月球的8倍,可以达到夏季黄昏的亮度。让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二百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是昨天浙大开考强基计划笔试中的一道语文题。
这次笔试科目,理学类为数学和物理,基础医学类为数学和化学,人文历史类为语文和历史。
“笔试全都是选择题,3个小时考120道题。和浙大竺可桢学院的测试有点类似。”有考生说。
人文历史类的考生回忆,笔试考了很多文学常识,比如“建安七子”,题目难易皆有。
理学类的一些考生认为,强基计划的笔试题,比高考难,有一些竞赛的题。一位来自外省的考生说:“数学里有一些复数的知识点,物理题挺多的,比如关于波长的知识点,都是高中没学过的。”
由于疫情,今年最大的变化是体质测试免测。根据官方消息,考生体质测试情况将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的体质健康评价信息。另外,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生将采用在线测试。
今年,自主招生取消,名校招生新增强基计划。浙江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哲学、基础医学、工程力学10个专业。
今天,浙大强基计划还将进行面试,分上午场和下午场分别进行。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1:2比例折算成学校测试成绩。
对全程参加浙大所有项目考核的考生,随后会进行综合成绩排序: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100)*85%+学校测试成绩(折合成满分100)*15%。
浙大将于8月5日公布强基计划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7月31日,中山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考核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辽宁考生进行线上面试)。
中大2020年强基计划分为9个招生科类,招生计划总数为150名。招生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基础医学。
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考试分为面试和体测:
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7人一组,不同科目的考生分在同一组,测试全程录音录像。据考生介绍,整个面试主要分三个环节,考生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轮流回答抽取的专业题目,并可对同场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最后是十分钟限时完成一份笔试题。
体质测试安排在面试考核结束之后进行。大多数考生都表示50米跑(男生标准<9.2s,女生标准<10.4s)很容易,可轻松通过。
依据考生回忆整理部分真题:
(1)与热点时事相关
面试题目与联系时事热点,出现与疫情内容相关等题目。有考生抽到的题目是:如果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出来了,世界将会怎么样?
艺术能否被超越?电脑能否取代人脑?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对基础学科发展有何看法?
(2)数学类
参加数学类考试的张同学说,他抽到的题目是关于多面体,这不在他们的课堂学习范围内,但他结合平时看的一些数学科普类视频进行了作答。
“笔试题有一道是问怎样理解函数的连续性,后面有关于方程式的问题,我都是从图像的角度切入回答。”报考数学专业的张同学来自福建。他笑言,面试题目比较冷门,跟高考试题很不一样。
(3)物理学类
来自重庆市的吴同学说,自己抽到的面试题是评价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发展的行为。“我本以为会问一道物理题。”他高考理科考了652分,报考了物理类专业,“笔试要求我们10分钟写完5道题,题目都比较基础。”
(4)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
也有抽到其他科目内容考题的学生,比如参加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的张同学和文同学就都抽到了哲学类的题目。“我抽到的问题是艺术能否被超越。我回答的是艺术不能被超越,科技只能模拟人的思想,但不能模拟人的情绪。”张同学说道。文同学说:“我的题目是宗教的意义。我说是道德上的教化作用,趋人向上。”
不少参加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考试的考生表示,笔试的古汉语翻译有点难度,只能先把简单的内容先翻译出来,比如日期和地名之类的。有考生表示,自己考前有先查阅古汉语相关的资料,但恰恰没有了解古汉语翻译的内容。
(5)基础医学
有考生表示基础医学类考试问的题好多都是物理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问题。
天津考生曹同学报考了基础医学专业,她的面试题目是“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农作物的看法”。平时有所积累的她从普通人以及研究者两个角度谈了看法,最后还展望此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6)生物科学
冯同学报考的生物科学专业,面试过程中被要求简述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我简单讲述了一下孟德尔提出的三大遗传定律,这些都是课本内容,难度不大。”
在开放问答的环节,领到的问题是“基础学科推动科技创新,对中美当前的科技战有何启示”,与他同组的其他考生还被问及“人工智能能否替代人脑”等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涉及很多时事内容和课本外的知识,需要考生在平时多加积累。